高泌乳素血症与黄体功能不足
????
导读:高泌乳素血症(hyperprolactinemia)在月经不调和不孕女性中的比例较普通人群显著增加,临床上高泌乳素血症的患者易发生黄体功能不足,造成月经不调,在生育年龄的女性,会导致月经紊乱及闭经、溢乳、无排卵、不孕及流产。
高泌乳素血症与黄体功能不足
江苏省人医生殖中心:吴洁
上世纪20年代生理学家正式命名了泌乳素(催乳素、Prolactin,PRL),它是由垂体合成与分泌的一种激素(见下图)。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清PRL水平持续超过正常范围,一般两次血清PRL值大于25~30ng/ml,称为高泌乳素血症。
高PRL血症的发生情况在不同的检测人群发生率不尽相同。在正常人群中约0.4%女性有高PRL血症,在月经不调和不孕女性中的比例显著增加,为17%左右。在单纯性闭经患者中,约15%存在高PRL血症;而在闭经伴有溢乳的患者中,则高PRL血症高达70%。15%的无排卵妇女同时伴有高PRL血症,43%无排卵伴有溢乳者存在高PRL症。约3%~10%无排卵的多囊卵巢综合征(见下图)患者患有高PRL血症。
临床上病理性高PRL血症分为两类:
特发性高PRL血症,血清中PRL水平升高,部分妇女伴有月经不调、闭经、不孕;
垂体腺瘤(见下图),占所有颅内肿瘤的10%~15%。PRL腺瘤多为良性肿瘤,依照大小可分为微腺瘤(≤10mm)和大腺瘤(>10mm)。
临床上高泌乳素血症的患者易发生黄体功能不足(LPD),指排卵后黄体发育不良,孕酮分泌不足或黄体过早退化。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卵泡发育不良,有时月经周期虽在正常范围,但卵泡期延长,黄体期缩短,会出现不孕和反复流产。育龄期女性黄体功能不足的发生率约为5%~10%;在不孕女性中其发生率可高达30%~60%,高泌乳素血症者发生不排卵或黄体期缩短等黄体功能不足的情况更多。
如何考虑高泌乳素血症的黄体功能不足?对于黄体功能不足,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一般会出现以下特点:
月经周期缩短、不孕或早期流产,妇科检查无引起异常子宫出血的生殖器官器质性疾病。
排除乳房乳头刺激、药物、刺激性饮食、睡眠不良的干扰因素后,血清PRL仍然持续升高。
基础体温双相型,但高温相小于11天。
子宫内膜活检显示分泌反应至少落后2日。
在LH峰后第5~9天,测定血清孕酮值低于10ng/ml。
对于高泌乳素血症合并黄体功能不足的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几点:
用溴隐亭治疗,降低泌乳素水平,并促进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及卵巢雌、孕激素分泌,从而改善排卵和黄体功能。
在没有确定妊娠前,切忌随意减量或者停药。
确定妊娠后,维持孕酮的补充。
需要提醒的是,血PRL水平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测定血PRL水平应在安静清醒状态下、上午10~11时测定,以诊断高泌乳素血症;而治疗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年龄、有无生育要求采取合理规范的选择。
(以上为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务必标明出自“江苏省人医生殖中心”,违者必究。)
- 上一篇文章: 子宫肌瘤不要切,教你一招
- 下一篇文章: 肿瘤科普心包肿瘤应该如何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