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认识几种常见的血管瘤病症

婴幼儿血管瘤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婴儿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可出现在人体的各个部位,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放开,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计划再添加一个宝贝。在此提醒宝爸宝妈们注意,血管瘤在新生儿期发病率为1.1%-2.6%,婴幼儿期发病率为10%-12%,并有逐年升高的趋势。下面让我们来认识下婴幼儿血管瘤的类型:

1.草莓状血管瘤

属于毛细血管瘤。多在出生时即存在,呈较小的红色斑点,以后逐渐增大,常高出皮肤,颜色鲜红,呈分叶状。因突出皮肤表面如同草莓样而得名。一般在6个月之内生长迅速。大多因生长迅速,有影响美观破裂出血的危险。

2.鲜红斑痣

属于微静脉畸形,常在出生时后出生后不久存在,好发于面、颈、头皮,大多为单侧性,偶为双侧性。损害初起为大小不一或数个淡红、暗红后紫红色斑片,呈不规则形,边界清楚,不高出皮面,可见毛细血管瘤扩张。压之部分或完全退色,表面光滑,随着年龄增长,颜色加深变红变紫,65%的患者病灶将逐步扩张,在40岁前可增厚和出现结节,于创伤后易于出血。

3.海绵状血管瘤

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既可位于体表,也可发生于各种内脏器官,尤其以四肢、躯干和腮腺多见。瘤体皮肤可正常或呈暗蓝色,触之柔软似海绵。按压肿块可被压缩,患者自诉患肢沉重、酸痛,活动后明显。部分海绵状血管瘤表面皮肤可合并毛细血管瘤,称之为混合性血管瘤。

4.蔓状血管瘤

这种血管瘤比较少见,无退行性变,病变部皮肤为暗红色和蓝紫色,并可看到很多扩大的血管,有时局部可摸到搏动和听到杂音。

5.混合型血管瘤

两种或两种以上血管瘤混合存在。初起时大多为皮肤表面大小不等的小红斑,与单纯的草莓状血管瘤并无异样,但随着表面血管瘤的发展,同时侵入真皮和皮下组织,皮下侵犯的范围可超过表面病损面积,形成隆起的包块,形态不规则,多见于面部及四肢。侵犯范围有时非常广,以至于眼睛、口唇、鼻或耳等组织器官都被这种不断扩展的血管组织所覆盖,可引起呼吸、饮食、视觉和听觉等功能障碍,等等。

温馨提示:婴幼儿血管瘤具有快速生长的特点,特别是出生后一年,尽管血管瘤是良性的,但它能破坏周围组织,有些血管瘤呈浸润性生长,从而造成儿童美容缺陷,另外也可导致功能障碍。开始治疗的时间对预后有决定性意义,早期治疗非常关键。因此正确的诊治时间应该从新生儿期开始。

温馨提示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点治好血管瘤早放心,也不给血管瘤破溃的机会,一旦破溃太耽误时间,也让家长非常操心。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点击左下角的“阅读原文”在线咨询专家。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可在线咨询专家









































白癜风早期有什么症状
北京有没有专治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vqm.com/jbcs/1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