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病例肝海绵状血管瘤精准栓塞一例
“本期精彩病例来医院田纪云医生分享的《肝海绵状血管瘤精准栓塞一例》。”
01入院诊断
女性,45岁,因“体检发现肝血管瘤8年”入院;无腹痛、腹胀;实验室检查无异常;
B超检查,病灶大小(cm):
诊断为:肝多发血管瘤
02影像学检查
S3段病灶动脉期
S7+S8段病灶动脉期
S7+S8段病灶门静脉期
S7+S8段病灶实质期
03造影诊断和检查
04手术策略
?APT微导管(2.7F)超选三只供血动脉;
?PLE-TASE;?X线监控下精细操作;
?缓慢推注适量PLE(窦腔被充盈或同时见瘤周“小草状”细小门静脉支显影为停止推注标准);
?大瘤腔分两次栓塞;
05手术过程
肝中动脉栓塞:微导丝头端塑型成大弯,导丝首先超选入肝右动脉,缓慢回退导丝弹入肝中动脉,再将微导管引入肝中动脉,造影明确血管瘤瘤巢形态,每20秒钟采集影像,当看到门脉小分支显影时,停止栓塞。
肝右动脉栓塞:超选至肝右动脉远端,栓塞剂栓塞至门静脉分支显影,停止栓塞。
肝左动脉造影、栓塞:APT2.7F微导管头端塑性为30°,在肝左动脉主干缓慢前推微导管超选入肝左动脉下干开口处,缓慢推注栓塞剂栓塞,直至病灶完全碘油填充。
结果(造影影像):S3病灶瘤巢完全填塞,S7+S8病灶基本栓塞完毕,瘤巢边缘仍有少量显影,考虑第二次栓塞处理。
注:术中使用栓塞剂为碘油+平阳霉素8mg混合乳剂9ml
08随访
平扫CT:栓塞满意,碘油沉积符合血管瘤瘤巢形态,瘤周条索状碘油沉积与瘤旁肝组织病理改变有关
病例总结1、肝血管瘤是血管畸形,应多采用微创治疗方法,将巨大占位效应引起的临床表现消除或明显减轻即可;
2、精准栓塞依据影像学表现和相关临床表现,制定出最合适的个性化栓塞方案
3、APT微导管薄壁大腔优势在于碘油栓塞术后再次造影时;
4、栓塞时合理配合使用APT导丝、导管超选病灶供血动脉、利用病灶血流动力学特点,可以事半功倍的效果(手术总用时70分钟);
相关文献
[1]欧阳墉,张学军,欧阳雪晖,朝鲁孟.肝海绵状血管瘤的研究进展——图例式阐述[J].介入放射学杂志,,21(01):1-6.
[2]欧阳墉,程永德,张学军,欧阳雪晖.肝海绵状血管瘤病理属性及治疗[J].介入放射学杂志,,24(11):-.
专家介绍DragonWind微导管一站式栓塞介入通路解决方案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上一篇文章: 腹膜后腹腔腹膜腹股沟病例汇总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