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浙医二院疼痛科请来全美知名疼痛
同样是顽固的头皮痛,一个打一针就好了,一个却挨了一刀
——慢性疼痛更需要细致而入微的诊断和规范个体化的治疗
同样是顽固的头皮痛,杭州人王勤(化名)和嘉善人陈程城(化名)却有截然不同的治疗方案,一个打一针就好了,一个却“挨”了一刀。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浙江省医学会疼痛分会主委、浙医二院疼痛科主任严敏教授表示,慢性疼痛的病因很复杂,病因不同治疗方案也不同。统计数据显示,在美国,医院看病的患者就诊时的主要症状是疼痛,如何找到一样的疼痛背后隐藏的不同病因,是每个医生要面对的难题,也是关键所在。对慢性疼痛患者来说,更是如此。
同种症状治疗方案却不同
85岁的王勤,退休前是浙江大学医学院诊断学教研室的主任,长期的伏案工作落下了病根。一天,他突然觉得半边头皮锐痛,还有点麻。慢慢地,发作时间越来越长,频率越来越高,痛到饭也吃不好、觉也睡不着的地步。还因长期吃止痛药,导致胃溃疡大医院。
一筹莫展的王老师辗转找到了严敏教授。她为王老师做了细致的体格检查,排除了颈椎病等可能,诊断为“枕大神经痛”,并且就王老师的病情与美国疼痛专家进行讨论,寻求最佳的治疗方案。最后,在超声的引导下面,给王老师打了一针枕大神经阻滞。就是这么一针,折磨王老师快两年的疼痛从此消失。
陈程城六年前出现了和王老师一样的症状,就是半边头皮锐痛,严重到每天发作四十几次的地步。虽然有个当麻醉科主任的儿子,上海、广州医院,疼痛科、神经科都跑遍了,吃药、打针都试过了,整整六年,病情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
陈大伯的儿子在浙医二院进修过,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不久前把父亲领到了杭州。严敏接诊后,首先也是明确了“枕大神经痛”的诊断,但却提出了和王老师完全不同的治疗方案——得动手术。
慢性疼痛病因非常复杂
为什么都是顽固的头皮痛,同样被诊断为“枕大神经痛”,一个打一针就好了,一个却要“挨”了一刀?这和慢性疼痛病因复杂有关,疼痛可能由肿瘤、局部炎症、外伤等因素引起的。
王老师是长期伏案工作造成的枕大神经痛,陈大伯疼痛背后,却隐藏着另一个病因。严敏用超声仔细检查他的颈后区,发现虽然看不见陈大伯的枕大神经,但是发现他的双侧枕动脉,头痛的那侧比另一侧粗了一倍以上。
严敏觉得这里面有问题。果然,进一步的超声提示头痛侧的枕部有个血管瘤。这个小小的血管瘤,躲过了多次CT、磁共振检查,正是折磨陈大伯整整六年的罪魁祸首。得益于浙医二院的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最终神经外科的大夫为陈大伯做了枕部皮下血管瘤切除、枕大神经离端术。手术以后,陈大伯的头皮痛就明显好转了。
严敏说,根据最新定义,同一部位持续超过1个月以上的疼痛就是慢性疼痛。这类患者往往辗转于各个科室,检查单子做了厚厚一摞,常见的可能的病因都排查过了,实在没办法到了疼痛科。这时候,就需要疼痛科医生对病人进行更加细致入微的检查和诊断,从小细节寻找突破的钥匙。
浙二请来全美知名疼痛专家送出5个美方免费义诊号
去浙医二院疼痛科看过病的病人都知道,医生往往要对病人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问诊,查清楚发病的来龙去脉,然后才是一些必要的辅助检查,比如超声、X线或者CT、磁共振等等。这里诊断过表现为下颌痛的心脏病,也发现过表现为肩膀痛的肺癌病人,可以说为不少患者赢得了生命般宝贵的时间。只有明确了诊断,才能根据每个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更准确的治疗。
严敏说,必要时还会引入多学科协作诊疗,针对患者的具体身心问题,由各个科室的专家一起,进行规范化、个体化的治疗。这也是浙医二院在经过两年多的考察之后,从国外引进的最先进有效的疼痛规范化治疗模式。
引进诊疗模式的同时,浙医二院还引进了国外的知名疼痛学专家。年10月到年10月是“世界抗痛年”,浙医二院疼痛科已经组织了一系列的义诊、科普讲座等活动。作为系列活动之一,12月15日上午,浙医二院疼痛科学术顾问、全美知名的疼痛专家、医院疼痛中心主任汪大杰教授将在浙医二院疼痛科为大家进行义诊。
汪教授在美行医十余年,曾先后任职于美国排名第医院、俄亥俄州立大学、宾西法尼亚大学,对付颈部、腰背部、脊柱源性慢性疼痛很有一手。这次义诊之后,汪教授还将通过远程会诊等方式,跟进每一个义诊患者的治疗。来源:年12月9日青年时报
患者与服务对象至上Theneedsofpatientsandcustomers- 上一篇文章: 专家云集,共享学术盛宴中国白求恩志愿者
- 下一篇文章: 医院卒中中心再传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