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英会第9期腹部学组林红雨教授病
正确答案:D、胰脾神经内分泌肿瘤
01脾脏穿刺病理结果见多量梁状、器官样结构的异型细胞巢,结合免疫组化符合神经内分泌肿瘤,考虑转移性可能性大
免疫组化:CK(3+),Syn(3+),CgA(+),Ki-67密集区阳性率约为5%,Villin(-),hepatocyte(-),vimentin(+),TTF-1(-)
02诊断思路1、胰腺大小、形态、密度正常,但胰尾部与脾脏病变分界不清,不能排除胰腺来源,病灶强化方式不是胰腺癌的强化方式,故排除胰腺癌
2、虽然病灶主体位于脾脏,其大小、形态、强化程度提示恶性征象较多,但脾脏原发的恶性肿瘤的强化特点与该病灶不符
3、该患者没有其他肿瘤病史,故排除转移瘤
03解析神经内分泌肿瘤:
是一组起源于肽能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异质性肿瘤
多分布于消化道(75%)和支气管-肺区域(20%)
嗜铬素A(chromograninA,CgA)是目前公认的较有价值的特异性标志物
所有神经内分泌肿瘤都有恶性潜能
年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WHO分类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体积较小,实行结节。平扫呈等密度,胰腺轮廓正常或局部膨隆,增强扫描早期明显强化,边界清晰
无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体积较大,多位于胰腺体尾部,以囊病、出血、坏死、钙化。增强扫描明显强化,强化程度高于胰腺,大部分病灶边界清晰
05鉴别诊断
胰腺癌
1、胰腺癌是胰腺最常见肿瘤,多发生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胰头部最多,占60%-70%,其后依次为胰体癌和胰尾癌
2、临床表现主要为腹部胀痛不适、胃纳减退、体重减轻、黄疸和腰背部疼痛。
3、CT表现:胰腺局部增大并肿块形成,是胰腺癌主要和直接表现,胰腺癌为少血管肿瘤,增强扫描低于正常胰腺组织强化程度。特别是<3cm的病灶,双期扫描尤为重要
脾血管肉瘤
1、是由脾窦内皮细胞发生的高度恶性肿瘤。本瘤曾用不少名称来描述,如血管内皮瘤、腺管肉瘤、血管肉瘤、恶性血管内皮瘤及淋巴管肉瘤,现称为血管肉瘤,包括来源于血管内皮的血管肉瘤和来源于淋巴管内皮的淋巴管肉瘤。目前统称为血管肉瘤
2、多发生于中老年,男∶女约为4∶3
3、临床表现:绝大多数患者脾肿大,腹痛,全身症状包括乏力、发热、体重减轻、自发性脾破裂伴腹腔出血,偶而有气喘、胃肠溃疡出血、左肋间痛、厌食等
4、CT表现:A多为孤立性肿块,少数为多发性;B病灶呈低密度改变,境界不清,C多数病变的增强特点酷似海绵状血管瘤,,即增强早期肿块边缘呈不规则团块状或火焰状强化,,延迟后期,逐渐向肿块中央充填,,部分密度不均匀的肿块,可只有边缘强化,D如病灶内出血或含铁血黄素沉着,则呈高密度,E可伴有肝内、腹膜后淋巴结等处转移
转移瘤
1、可为其他脏器恶性肿瘤血性转移而来,也可为邻近脏器恶性肿瘤直接侵犯。一般为多发,少数为单发
2、CT表现:病灶为低密度肿块,增强扫描肿块显示更加清楚
3、患者原发瘤病史和(或)其他脏器转移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1、是一种少见的良性但具有恶性潜能或低度恶性的肿瘤,约占胰腺外分泌肿瘤的1%-2%,以胰头、胰尾多见,主要位于胰外,仅部分与胰腺组织相连
2、好发于青年女性,多为偶然查体发现,少数可有腹部肿块、腹痛不适。
3、CT表现:
1)肿瘤多位于胰腺边缘,呈外生性生长,为囊实性,大小不一,包膜完整,边界清晰,可见钙化;
2)肿块内部结构的表现取决于肿瘤囊、实性成分和比例,常表现为囊、实性混杂密度影,瘤内可有出血;
3)实性部分呈渐进强化,其强化程度略低于正常胰腺组织,包膜强化明显
欢迎转载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影像学苑”。您的分享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长按白癜风可以治的好吗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效果最好- 上一篇文章: 热议学校公开致歉补偿患癌女教师家属50
- 下一篇文章: 年年月月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