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公车无数据源于监管不力

国企公车无数据源于监管不力

造成这样的状态,根本原因在于"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指导思想下,放松了对国有企业的监管。也正是由于如此,国有企业究竟有多少公车,主管部门却其实不知情。至于其他职务性和福利性消费,一样没有具体的标准。正是这样的管理空白,才使得国企的职务消费和福利消费居高不下,构成了对公共财富的侵占,并造就了一大批既得利益者。1月14日,五粮液团体公务车拍卖收官,总计拍卖公车数量324辆,回笼资金3003万元。五粮液拍卖公车,引发了公众对国企公车购买、使用情况的关注。国企的公车有多少?这个数字一直没有明确的官方说法。联系监管中央企业的国资委,对方表示并没有相干统计数据(1月16日《新京报》)。作为全国性的知名国有企业,五浪液团体拍卖公车的做法值得称道。不过,一家企业就拍卖324辆之多,又不免使人惊叹,也充分暴露了国企公车管理的问题,并引发广泛关注。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在具体的监管层面,国企使用公车居然没有数量限制,自然也没有所谓的标准限定,数量多少,标准几何都完全取决于企业自觉,从而才使得国企具有一个庞大的公车数量群体,既助长了其职务消费,又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另外,从一些案例可以看出国有企业资金使用的不受限制,职务消费居高不下的现实,比如中石化原总经理陈同海,在职期间日均浪费公款超4万元;建行原老总张恩照,弄一次舞会派对便浪费115万元,其个人爱好则由球、高尔夫球而至豪华游艇;10年前国家电力公司在武汉召开内部会议,总经理高严住6万元的特大套房,午休另有8000元一天的总统套房,从家具到马桶都是专门订做……居高不下的行政本钱和职务消费,必然会侵占企业利润,所以虽然一些国企占用了很多不需要付费或付费很少的资源,包括土地、矿产、特许经营权等,结果却本钱远远高于同类私企,效益也难以企及。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其行政本钱太高。比如中铁建表露的2012年年报显示,该上市央企全年业务招待费为8.37亿元,并因此引发了一场反腐风暴。而根据2012年年报数据,252家上市国有企业的业务招待费总计达65.25亿元人民币。其中,有8家的业务招待费超过一亿元。如果再加上其他公车使用,公款消费等项目在内,其数字一定更加庞大。造成这样的状态,根本原因在于"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指导思想下,放松了对国有企业的监管。也正是由于如此,国有企业究竟有多少公车,主管部门却其实不知情。至于其他职务性和福利性消费,一样没有具体的标准。正是这样的管理空白,才使得国企的职务消费和福利消费居高不下,构成了对公共财富的侵占,并造就了一大批既得利益者。国有企业的投入来源于全民,其所得也应归属于全民,同时再加上其享有了相应的政策倾斜和财政补贴,特别是一些国企的具有一定相应的行政职能和级别,负责人依照行政干部进行的管理和使用,其职白癜风缘由务行动和行政运行理应被纳入监管范围。比如吃喝费多少,公车使用多少,都应有相应的标准,否则就无以界定其行动,并构成相应的束缚机制。国企经费使用和本钱管理处于法外之地,既无助于其内部控制,也无以令外界佩服。必须意想到,加强对国企的管理,不仅是一个白癜风遗传经济命题,更是一个社会和民生命题。若不能改变认知上的缺点,把自主经营和外部束缚结合起来,国企的赢利能力就没法提高,更多的惠及民众的愿望也就难以实现。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vqm.com/lctx/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