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皮肤知多少一孕期皮肤变化我知道
妊娠是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成长的过程,在整个孕期,由于胚胎、胎儿、胎盘等发育成长,孕妇机体在解剖、生理等方面发生一系列的改变,处于耐受内分泌、代谢与免疫等方面变化的状态。在正常情况下,上述改变对母体通常是有利的。但超越了一定限度,就有可能转给孕妇及胎儿带来危害。孕期准妈妈皮肤所表现的各种生理现象多与妊娠状态密切关系,而病理状态则可由多种原因所致,如感染、外伤、自身皮肤病与性病、其他系统疾病、工作、饮食、心情等等。
女性妊娠后,体内皮质类固醇激素、雌激素及雄激素水平发生变化,进而身体发生一系列的生理性变化而引起各种皮肤改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色素性变化 1、弥漫性或局限性色素增加:这是妊娠期最常出现的皮肤变化之一,可见于90%的孕妇。主要见于乳晕、腋下、脐周及外阴。色素沉着多在妊娠早期出现,通常在分娩后逐渐消退,但有时产后并不能完全恢复。妊娠期间原有的雀斑、色素痣的颜色也加深。 2、黄褐斑:妊娠期发生的黄褐斑也叫妊娠斑,见于50~75%的孕妇,主要发生在面中部,多数皮损在分娩后1年内消退。 3、色素痣:原有的色素痣颜色可加深、大小可扩大,也可以产生新痣,分娩后后痣可有一定程度的消退;但颜色和大小变化明显且妊娠后无明显减退的需与恶性黑素瘤鉴别。 4、黄疸:孕妇在妊娠后期出现的生理性黄疸称妊娠性黄疸,可伴不同程度的瘙痒症状,分娩后逐渐消退。 5、单侧痣样毛细血管扩张:常累及单侧三叉神经皮区、颈及上胸部,呈点状、星状、线状的毛细血管扩张,主要由于循环中雌激素增加所致。
二、血管变化 1、毛细血管扩张:常见的是由毛细血管扩张导致的蜘蛛状毛细血管扩张症、掌红斑及单侧痣样毛细血管扩张。多数在产后1周~3个月消退。
2、静脉曲张:发生率约40%,最常见的隐静脉出现在小腿,也见于外阴静脉和痔静脉。静脉曲张常开始于妊娠第3个月,分娩后减轻,但常不能消失。有时可有表浅静脉性毛细血管扩张,呈放射状或线型,可有疼痛及压痛。 3、血管瘤:发病率不超过5%,常发生于妊娠第3个月,表现为面颈部小的表浅或皮下海绵状血管痣,口腔粘膜亦可累及。原有的血管瘤在妊娠期可增大。 4、紫癜:见于妊娠后期小腿,由于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脆性增加而引起。
5、齿龈充血:妊娠齿龈炎与齿龈充血有关。
三、结缔组织变化 1、妊娠纹:通常在妊娠6~7个月出现,见于90%以上的孕妇,主要分布于腹部,为皮肤中纤维组织拉伸断裂及腹壁变薄造成的色素沉着及瘢痕增生。分娩后不能完全消退。 2、皮赘:多见于妊娠后期,主要表现为柔软、皮肤色或有轻微色素沉着的、分布于颈、脸、乳房或乳房下的丝状赘生物。分娩后部分或完全变小或消退。 3、瘢痕疙瘩:原有疤痕在孕期迅速生长。
四、附属器变化 1、多毛与脱发:大多数孕妇在妊娠早期出现多毛,以上唇和面颊明显。过大部分细软的毳毛可在分娩前后消失,但硬毛常持续存在。脱发多在妊娠后期或产后出现,产后6~15个月也可以完全恢复。 2、皮脂腺异常:妊娠早期皮脂腺分泌减少,而后期皮脂腺活动增加。其中乳晕皮脂腺活动增加形成的蒙氏结节是诊断早期妊娠的一个可靠体征。 3、汗腺异常:妊娠后期小汗腺功能旺盛,出汗逐渐增加,以躯干部明显;而大汗腺分泌活性下降,如性欲下降等。
五、皮下脂肪沉积
通常是从四肢开始,逐渐向身体中央蓄积。皮下脂肪增加在腹部、背部、大腿近端明显,上肢及小腿变化不大。多在妊娠2个半月到7个半月逐渐增加,而后停止。脂肪蓄积和雌激素、黄体酮有关。
这一节准妈妈以及“准备妈妈”们了解了孕期常见皮肤变化,下一次我们会进一步学习孕期常见皮肤疾病,提前做到心中有数,使得女士们在怀孕期间依然可以优雅迷人。
医院皮肤科Xj-PiFu
最专业的皮肤健康服务
邀您共同
- 上一篇文章: 5年痛苦1天解决章建全和他的超声诊疗让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