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干海绵状血管瘤一例报道

病历介绍

患者朱某,女性,41岁。因1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肢体以及左侧面部麻木,偶感右侧肢体乏力,就诊我院。阳性体征:角膜反射迟钝,左侧面部浅感觉减退,右侧肢体肌力IV级。

术后情况

患者术后神志清楚,语言流利,左侧面部感觉较前明显好转,眼球运动正常,右侧肢体肌力稍欠,余无明显异常。

讨论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大多位于脑桥,主要涉及的核团有三叉神经运动核、脑桥核、展神经、面神经核等。目前公认的手术指征有:①临床症状进行性加重,伴进行性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②肿瘤出血,引起神经功能障。肿瘤出血是外科手术治疗的相对适应证;③如果出血较多(5m1)或临床症状突然加重,则主张急诊手术治疗。手术入路可有Kawase入路、颞下经小脑幕入路、枕下小脑幕上入路(Poppen入路)和小脑幕下小脑上外侧入路等,根据DTI神经纤维分布,结合“最浅”原则,参考术前神经导航入路设计,综合考虑该例患者取小脑幕下小脑上外侧入路较合理。术中牵开小脑暴露脑干,即发现血管瘤表面脑干外观颜色偏暗,明确定位,显微镜导航验证肿瘤位置。切除肿瘤首先清除其周围的陈旧性血肿,以获得足够的操作空间。病灶周围有一层黄褐色的含铁血黄素胶质增生带,这是寻找病灶位置的良好标记,沿胶质增生带与肿瘤之间,在低压吸引下使用显微吸引头细致分离,术中应尽量避免采取电凝切割或锐性分离,保持瘤外含铁血黄素环的完整,先游离较易分离的界面,待瘤体进一步松动后,再重新分离黏连区域,最终可成功游离并切除肿瘤。术中出血,应采用压迫止血,避免使用电凝止血,以免损伤脑干,同时术中应尽量保护供应脑干的供血动脉,避免术后脑干缺血。

术中情况









































福州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广西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vqm.com/xgyy/3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