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血管瘤你了解吗

孩子身上长了一块红色斑块,是不是血管瘤?孩子身上的血管瘤,是草莓状血管瘤还是海绵状血管瘤?要不要治疗呀?这经常是一些初为人父人母的年轻人关心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对血管瘤进行简单的阐述。年,Mulliken将传统“血管瘤”分成血管瘤及脉管畸形,中华医学整形外科分会血管瘤及脉管畸形学组在、发布了诊断与治疗指南。从事本专业的临床医务人员有了相应的临床指导原则,有兴趣者可查阅相关文献。临床上,最常见的血管肿瘤是婴幼儿血管瘤,传统分类中的草莓状血管瘤属于此类,但一些特殊类型的血管瘤亦可见到,比如快速消退型血管瘤,不消退型血管瘤、化脓性肉芽肿等,以及可能出现血小板减少,甚至危及生命的丛状血管瘤及卡波西型血管瘤。血管瘤的临床表现婴幼儿血管瘤主要长在皮肤和软组织,内脏比如肝脏亦可见累及。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即可见到“胎记样”斑片,出生后6个月为早期增殖期,瘤体生长迅速,大部分在1岁内都处于增殖阶段,少数甚至持续到2岁。可见瘤体逐渐增厚、范围扩大,颜色鲜红,摸着较烫,有的甚至可出现破溃、出血。90%患儿瘤体可在4岁左右消退,瘤体越深消退越晚。未经治疗的血管瘤消退完成后有25-69%的患儿残留皮肤和皮下组织退行性改变,包括瘢痕、色素减退、毛细血管扩张、皮肤松弛等。该做哪些检查明确诊断呢?婴幼儿血管瘤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可确诊。90%以上患儿局部B超检查即可了解瘤体的范围及血供情况,少数位于头皮、骶尾部及重要器官周围的瘤体需行MRI检查。巨大或多发的血管瘤,需肝脏彩超检查明确是否累及内脏;心脏彩超排除心功能、心脏结构异常;甲状腺功能检查了解有无甲状腺功能低下。明确诊断后,血管瘤既然会自己消退,是不是就不用管它呢?答案:不是的!我们治疗的目的是抑制瘤体增生、促进消退、减少瘤体残留。对于可能累及重要器官,比如眶周、鼻子、嘴唇等部位,瘤体增长可能影响功能和外观,均应尽早干预治疗。血管瘤都有哪些治疗办法?治疗方案有激光治疗、局部外用药物、瘤体注射、口服药物治疗,以及手术切除等。治疗方法的选择依据是瘤体的风险等级评估等,具体由专业的医生来判断并作出相应的选择。特殊类型的血管瘤,临床上亦不少见,有些类型病情危重凶险。需及时就医。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vqm.com/yfzl/14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