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冲奶粉时多加几勺出大事了

击蓝色字体 每天进步一点点

父母是全世界重要的职业,可是我们基本都没经过什么培训,就仓促上岗了!“母婴悦读”致力为人父母者,提供孩子“生、养、教”与爱的知识和技能,从精神到营养、健康上培育新时代中国人!“母婴悦读”每天上午10点前发布,谁读谁受益,名门望族自你始

爸爸冲奶粉时多加几勺,险要了孩子性命!

朋友A:你知道怎么冲奶粉吗?

朋友B:这还不简单,不就是加水、加奶粉调均匀就好了呀!

额,我竟无言以对……

王先生(化名)的儿子是早产儿,妻子产后母乳不足,所以决定给刚出生3天的儿子加奶粉辅助喂养。喜得贵子的他百般宠爱,每次给儿子冲奶粉时,都会特意多加几勺,希望儿子吃得饱饱的。

可没想到王先生没等来孩子长胖的消息,反倒是小宝贝奶粉才喝了两天,就出现了呕吐、腹胀、肚子硬等症状,原本生龙活虎的宝贝也一下没了精神。父母医院治疗,一检查才发现,孩子竟然得了肠坏死!

据医生介绍,原来,宝宝喝的奶粉太浓,孩子的消化系统渗透压失衡,肠子外的水分往肠子里渗透,胀气胀得厉害,出现了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早期症状,再发展下去,孩子就会出现发烧、便血等症状甚至有生命危险。

生活中

许多家长对冲奶粉的标准很陌生

尤其是实际操作经验甚少的宝爸或者长辈

即便是每天都重复冲奶粉动作的宝妈

也未必把标准比例和流程当一回事儿

小编带你重新认识一下——冲奶那些事

奶粉过浓会惹出什么祸

就像事例中的宝爸一样,奶粉冲得过浓除了会引起宝宝肠坏死,还会加重肾脏负担,甚至引起肾结石;蛋白质摄入过多还会加重肝脏负担,降低机体免疫力;而奶粉过稀又会导致营养不良,增加罹患大头娃娃的机率;冲奶的水温过热,会导致蛋白质变性,引起消化不良……

10种常见的冲奶粉错误做法及影响消毒不充分?

没有经过充分清洗、消毒的奶瓶和奶嘴,可能存在大量细菌,进入免疫系统仍不完善的婴儿体内,可能会造成多种疾病,如腹泻、痢疾等。如果手部没有清洗干净,奶瓶煮沸后用自来水再冷却,或用嘴吹凉,都会造成细菌残留,引发宝宝生病。

用矿泉水(纯净水)冲奶粉?

奶粉中含有微量元素钠,需要一定量的水才能溶解,如果加上矿泉水中所含的钠,就会造成水量不足,对孩子身体造成负担。用纯净水冲奶粉也是错的。纯净水因没有任何微量元素,在排出体外时还会把体内的部分有益微量元素带走。所以用自来水煮沸5分钟之后自然冷却冲调最好。

先加奶粉后加水?

在冲奶的标准流程中,特别强调了先加水再加奶,如果反着来,会导致加入的水量不足。举个简单的例子,dmb学晋婴幼儿配方奶粉要求ml放4勺奶粉,先水后奶的方式,冲调完会出ml的奶,而先奶后水,最后就定格在ml,水的量实际是不足的。因此,奶的浓度就会过高。

多加奶粉,营养才足?

殊不知,家长自己的一片好心却造成了无法消化吸收,浓度过高的奶水还造成肠道反渗透,或加重肝肾负担,导致孩子生病。

多加水,不易上火?

有些家长认为,吃奶粉的宝宝需要补充额外的水,防止上火。所以就在冲奶的过程中多加了水,以为这样就不需再补水,宝宝也不会上火。但过稀的奶在肠道中消化停留的时间不足,来不及吸收,久而久之就会造成营养不良。

用开水冲奶粉?

部分家长认为:既然消毒要做得这么彻底,那用开水冲奶,就能保证杀死细菌了。这种错误做法,不仅会导致奶粉中蛋白质变性结块,让宝宝不容易消化吸收,还会导致活性成分的流失,破坏部分维生素,让奶粉失去营养。

使劲摇晃奶瓶?

为了让奶粉充分溶解,许多家长将奶瓶使劲儿地上下摇动,会造成大量奶泡,宝宝喝完这种富含气泡的奶,会出现打嗝、吐奶、胀气等情况。

“节约”奶粉?

这里所说的“节约”,是指喝不掉的奶反复加热后仍然给孩子饮用。超过存放时间的剩奶容易滋生细菌,温奶的过程也容易造成奶粉中蛋白质变质,活性成分丧失。

冲好的奶粉放在温奶器里?

用温奶器或热水长期保温,会加速奶粉变质,为细菌的滋生提供更适宜的条件。

频繁更换奶粉?

频繁给宝宝更换不同品牌或种类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容易导致肠道菌群紊乱,破坏免疫系统。如需要更换(包括升段位),应该采用循序渐进的转奶方式,待宝宝适应了、便便正常了,再调高新奶粉比例,直到完全换成新奶粉。

冲奶粉的标准流程

为中国母婴公益传播,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vqm.com/yfzl/15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