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状血管瘤放射外科治疗后的病理变化
研究共纳入该中心年-年9个接受伽马刀放射治疗海绵状血管瘤患者。放射治疗后这些患者经历了4个月到7年的海绵状血管瘤再次出血,继而均进行了显微外科切除。其中作者对4例患者的标本进行了临床资料收集及病理检测分析(图1)。
图14例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磁共振增强表现
A病例1;B病例2;病例3;病例4
病例1是23岁女患,主诉一个急性面部和口部麻木,伴随轻度额部头痛。磁共振提示右侧中脑前外侧的一个海绵状血管瘤(图1A)。病理检测发现放射外科治疗后海绵状血管瘤在4个月的时候就发生了血管硬化(图2)。
图2病例1放射外科治疗4个月后海绵状血管瘤病理学改变
A,B4个月放疗后出现硬化血管及部分未硬化的小血管;C三色染色示血管壁的硬化改变;D血管VEGF染色。
病例2是31岁男患,接受放疗后18个月发生脑桥出血,出血后患者出现左侧肢体瘫痪,右侧展神经麻痹。磁共振显示右侧桥脑出血灶(图1B)。枕下入路次全切除海绵状血管瘤,术后病理证实海绵状血管瘤典型的连续薄壁组织血管。此外可见2.5年放射治疗后出现的不完全血管硬化和变窄的血管腔(图3)。
图3病例2。A三色染色海绵状血管瘤的连续薄壁组织血管;B2.5年放射治疗后出现的不完全血管硬化(箭头)。
病例3是一个16岁女患,癫痫起病,磁共振诊断是左侧颞叶内侧海绵状血管瘤。部分经历了左颞叶内侧血管瘤部分切除。残留肿瘤做伽马刀治疗,3年后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后病理证实放疗后出现许多硬化血管,并伴随许多小的新生血管,VEGF在这些小血管中部分表达(图4)。
图4病例3。A三色染色示大多数血管硬化,部分小血管特异性出现在一些特殊地方。B形态学提示神经血管生成,但是这些血管仅仅轻度表达VEGF。
最后作者认为海绵状血管瘤放射外科治疗后的二次出血原因可能是血管的不完全硬化和新生血管生成。但是明确这个答案还需要更多的临床样本的分析。
西宁白癜风医院白癜风如何治疗比较好- 上一篇文章: 报告书写眶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
- 下一篇文章: 海绵状血管瘤复发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