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确诊骨血管瘤一例

男、25岁、外伤来诊、发现股骨下段骨质破坏,自诉平素无自觉症状,皮肤无红肿热痛。

骨血管瘤是一种良性肿瘤呈瘤样增生的血管组织,掺杂于骨小梁之间,不易将其单独分离。从组织学上分为海绵状血管瘤及毛细血管瘤,前者多见于脊柱和颅骨,后者多见于扁骨和长管骨干骺部。   肉眼所见:肿瘤组织为灰红色或暗红色,极易出血,肿瘤使骨质膨胀变薄,在肿瘤壁上常见到粗糙而硬化的不规则骨嵴。   镜下所见:海绵状血管瘤的组织,大多是密集的薄壁扩张血管,属于毛血管或小静脉,血管中充满红细胞,肿瘤边缘可有残存的正常骨小梁,在肿瘤组织间可见到脂肪性骨髓。临床表现   1.患者一般疼痛轻,全身情况良好。因肿瘤的部位不同,所产生的症状和体征也不同。患者往往仅在局部轻度不适或轻度疼痛,偶尔摄x线片方才发现。骨血管瘤重者可出现四肢、括约肌功能不同程度的障碍。神经脊髓受压的原因可能为:(1)肿瘤蔓延到硬膜外腔;(2)受累椎体膨大使椎管狭窄变形;(3)受累椎体发生骨折移位;(4)血管瘤出血而发生的硬膜外血肿。   2.x线片表现:根据骨血管瘤侵犯的部位,可分为椎体型、椎弓型和混合型。   椎体型:病变椎体略膨胀,有典型栅状或网眼状影像,密度减低的阴影中有许多致密而清晰的垂直粗糙的骨小梁。在肿瘤的发展过程中,早期形成的骨小梁粗大,晚期形成者则较细。   椎弓型:x线片显示椎弓根或椎板呈溶骨性改变,其影像模糊或消失。但是,椎体及椎间隙正常。   混合型:指病变侵及椎体及椎弓者,除有以上两者的x线表现外,亦可有病理性颈椎骨折脱位。影像学表现   根据肿瘤所在部位不同肿瘤内结构的x线表现可分为三种类型:   1.垂直型:多见于脊柱。骨小梁广泛吸收,但有部分骨小梁增生和增厚,出现垂直交叉的粗糙骨小梁,形成栏栅状或大网眼状。椎体的外形及椎间隙可保持正常。   2.日光型:多见于颅骨。正面观被肿瘤破坏的透光区可见自中央向四周放射的骨间隔,颇似日光放射,侧面观阴影内的骨间隔方向与颅骨表面垂直。   4.泡沫型:长骨多见。肿瘤呈泡沫状囊肿样,多偏心性生长,患骨局部梭形膨胀,周围骨皮质变薄,一般无骨膜反应。   广泛的软组织血管瘤亦可侵犯骨骼,一般呈压迫性骨缺损,外缘凹陷但光滑。软组织内可存在静脉石。诊断方法   诊断根据患者的病史,尤其是x线片所示的特点:椎体骨纹理增粗、垂直走行而呈栅状;部分骨纹理吸收形成网眼呈囊状;椎体稍膨大或有不同程度的压缩;椎间隙正常。

鉴别诊断

文献中脊椎骨血管瘤在术前可能诊断为脊柱结核、椎体骨髓瘤、骨质疏松症、转移瘤和恶性淋巴瘤。颅骨血管瘤诊断为脑膜瘤和骨肉瘤。长骨血管瘤诊断为巨细胞瘤、内生软骨瘤、骨囊肿、动脉瘤样骨囊肿、非骨化性纤维瘤和纤维结构不良。如骨血管瘤合并皮肤、软组织血管瘤,可有助于诊断。并且易被误诊为骨纤维结构不良、动脉瘤样骨囊肿、骨巨细胞瘤、浆细胞瘤,晚期已被误诊为转移癌。









































北京治疗白癜风究竟要花多少钱
北京白癜风能治好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vqm.com/ysty/6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