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长期便血险挖肛,竟是因为这种全球
年轻女子长期便血,做完痔疮手术,却还在便血,这是为什么?警惕罕见病!
作者:中六君
来源:中山六院
长期便血,原来是因为先天性的血管瘤25岁的年纪,正是花样年华青春洋溢的时候,但是对于小潘来说却不是如此。
她长期受到便血这个问题的困扰,出现严重的贫血,显得十分的瘦弱。
“一开始以为是痔疮,医院都做完手术了,还是一直有便血”,小潘回忆到,“每次大便完,纸巾一擦,都是血,我都怕了。”
多番辗转之后,小潘来到中山六院,找到院长兰平教授,经过详细检查,小潘的检查结果出来了。
检查结果提示,整个直肠系膜以及肛门内的血管明显瘀曲扩张,一旦不慎损伤直肠,就会出现大出血,甚至危及生命。而且小潘由于之前在外院用吻合器以治疗痔疮的目的切除了部分直肠粘膜及肠壁组织,形成的疤痕给这次手术增加了额外的难度。
▲小潘海绵状血管瘤
小潘所患的疾病,学名为“直肠弥漫性先天性海绵状血管瘤”,该病为先天发育异常引起,好发于直肠,临床上十分少见。
小潘的主刀专家康亮副教授介绍道,先天性海绵状血管瘤报道全世界目前不超过例,我院就有10余例,像小潘的直肠弥漫性海绵状血管瘤更少了。
因为病例数太少,所以目前还没有发病率的权威统计,一般来说,10~20岁青少年多见,男性多于女性。临床表现为便血、贫血、肠梗阻、直肠刺激症状以及全身凝血功能障碍等,治疗上无特效药物,外科手术是唯一根治的方法。
为了保肛,艺高人胆大,创新术式以往常规采用的开腹手术治疗,由于直肠周围血管扩张,往往与盆腔内周围的器官黏连紧密,手术进行到直肠下方时,由于视野遮挡,不能清楚看到手术部位,极易引起出血,而且该病的扩张血管瘀曲成网状,一旦损伤某处血管往往会极难止血。因此在开始准备手术前,往往会准备好上千毫升的血以备不测。
更为关键的是,对于这种弥漫性的海绵状血管瘤,以前的手术治疗多用类似低位直肠癌挖肛门的手术。
“但是患者太年轻了,还是女性。”
做挖肛门手术,也就意味着往后的日子里,小潘的生活质量会出现一个明显的下降。这让由兰平教授牵头的包括放射科、介入科以及外科团队多学科治疗团队十分头疼。
思前想后,结直肠肛门外科康亮团队决定创新性地采用经肛门进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手术。
据称,根据国内外文献检索,尚未发现有类似的治疗报道。换言之,这其实算是中山六院首创的治疗术式。
术后,康亮表示,“突发奇想”地把一般用于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高清腹腔镜下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式用在小潘身上,其实也不仅仅是“灵光一闪”的结果。
目前,中山六院在该手术方式的开展上居世界先进水平,曾多次在国内外进行报道及讲学,该术式能很好解决传统经腹手术在治疗低位直肠癌的难点。
“有成熟领先的技术基础,我们才敢大胆创新,将该术式应用于治疗直肠海绵状血管瘤”,康亮坦言。
▲精心准备的康亮副教授
在精心的准备后,小潘被推进了手术室。手术难度很大,需精确寻找到薄如蝉翼的间隙,进行精细操作,将充满了扩张血管的直肠系膜与周围的组织器官精确分离。经过三个多小时,手术顺利完成,出血量仅为50ml。因手术完全经肛门操作,腹部无任何切口,所以小潘术后第一天即开始进食,并且下床活动,目前已经痊愈出院。
康亮副教授提醒:如果有便血,贫血的症状,同时肠镜看到肠管黏膜充血黏膜下呈蓝色血管、CT、MRI可以看到静脉石和迂曲成团的血管,就要充分考虑先天性海绵状血管瘤的可能。
欢迎投稿到小编邮箱:zhangchicheng
yxj.org.cn来稿邮件主题为:医院+科室+姓名小编
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比较好头部白癜风用什么药- 上一篇文章: 得了肝脏血管瘤怎么办肝脏血管瘤
- 下一篇文章: 丰汇金融公益宣传救救她们父亲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