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如何治疗内脏静脉血栓形成病例分

意大利英苏布里亚大学Ageno等结合2个病例介绍了内脏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诊断、预后、抗血栓治疗选择,并重点介绍了自己的治疗体会,以供临床医师参考,相关内容于年12月发表在Blood杂志上。

病例介绍

病例1:患者男,73岁,因腹痛5d就诊,进行超声检查,诊断为闭塞性门静脉血栓形成(PTV),合并长期饮酒所致肝硬化(Child分级A级)。其他疾病史无特殊,除外动脉高压和复发性痔疮出血。给予钙通道阻滞剂治疗。实验室检查显示,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为1.3。凝血酶原时间比值为1.4,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为35s(参考值25~40s),比值为1.1,血小板计数为/mm3。估计肾小球滤过率为60mL/min。暂时给予50%剂量低分子量肝素(LMWH)(1mg/kg,每日1次)治疗。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发现1级食管静脉曲张和轻度充血性胃病,继续给予足量LMWH治疗(1mg/kg,每日2次)。给予普萘洛尔作为静脉曲张出血的一级预防。随访10d,患者未发生出血事件,血红蛋白水平稳定,继续给予LMWH治疗1个月,然后转向给予华法林治疗,目标INR为2~3。治疗3个月后进行超声复查发现,血栓形成部位血管完全再通。

病例2:患者女,46岁,因腹痛就诊。年诊断为内脏静脉血栓形成(SVT)。进行腹部计算机体层摄影检查,诊断为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MVT)。在诊断SVT前1年,诊断为导管内乳突状乳腺癌(ⅡA期)。手术后接受放疗、化疗和激素(他莫昔芬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初始怀疑癌症相关血栓形成。给予足量LMWH(1mg/kg,每日2次)治疗1个月。血栓形成倾向筛查结果为阴性。存在JAK2VF突变。复发性乳腺癌被排除。患者拒绝接受华法林治疗。遂将LMWH剂量减至初始剂量的75%作为二级预防。激素治疗从他莫昔芬转向阿那曲唑。定期重新评估抗血栓形成治疗方案。治疗1年后,根据临床指标和影像学检查参数进行综合评估,决定停用LMWH。

引言

SVT包括PVT、MVT、脾静脉血栓形成和布加综合征(BCS),其中布加综合征最少见。影像学技术不断进步使得能够检测出有症状和无症状SVT。不同患者存在个体差异,不恰当治疗可能造成短期和长期不良影响,患者可能合并活动性出血或出血危险因素,因此SVT的管理仍是一个挑战。本文讨论了SVT的急性期和长期抗凝治疗。

SVT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根据有无局部或全身性危险因素,SVT可分类为原发性及继发性。新危险因素的发现使得原发性SVT的比例降低。危险因素相对发生率随年龄、经济情况、地域和血栓形成部位不同而不同。如局部诱发因素在BCS中罕见,但在PVT和MVT中并非如此。血液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激素治疗是BCS的最常见危险因素;而肝硬化、腹部肿瘤、腹腔内炎症和手术是导致PVT和MVT的最常见危险因素。SVT相关危险因素见表1。最近几年发现,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是导致SVT的主要系统性因素。与性别有关的危险因素,如口服避孕药、激素替代治疗、妊娠和产褥期与BCS的发病机制显著相关。其他少见的危险因素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白塞病)和血液系统疾病[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

表1.SVT的危险因素(略,需全文PDF,请回复此







































白癜风能不能彻底治好
白癜风能治好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vqm.com/ysty/6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