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巨大肝血管瘤可以这样治伤口不
肝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临床发病率较高,是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生所致。临床所见大多数为肝海绵状血管瘤,其次是毛细血管瘤。
肝血管瘤有隐匿发展趋势,瘤体较小时可无任何临床症状,当肿瘤较大时,一方面可逐渐侵犯肝组织,导致肝损害,另一方面压迫邻近脏器可出现疼痛、恶心、呕吐、黄疸等症状。在腹部外伤、分娩时易产生瘤体破裂,甚至危及生命。
指导专家
医院超声科主任经翔
传统治疗方法中以手术为首选,但手术创伤大、易出血,并且对多发、紧邻下腔静脉或第一肝门等特殊部位的肝血管瘤外科手术难度大、风险高。
近年来,医院超声科开展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局部注药硬化治疗肝血管瘤取得显著疗效。在实时超声引导下将外径0.7毫米细针精确穿刺至血管瘤内,进行多点次注射药物,使药物在瘤内高浓度聚集,造成血管内皮细胞变性、退化萎缩,导致瘤体持续缩小。
该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治疗费用低、疗效确切的优势,可免除开腹手术的痛苦,治疗后转天即可正常活动。
病例一年前,30岁的张先生在体检中发现肝右叶有一个巨大的血管瘤,到医院就诊后最终选择经皮穿刺局部注药硬化治疗,一年随访显示张先生的血管瘤缩小至“一角”硬币大小,已达治愈标准。
术前B超、超声造影及增强CT均示:肝右叶巨大占位为肝血管瘤,大小约13.3×8.4cm。
术后半年B超、超声造影均示:血管瘤治疗后明显缩小,大小约4.3×3.9cm。
术后一年增强CT示:血管瘤治疗后大小约2.5×2.0cm,临床治愈。
图文/医院超声科杨悦
编辑/陈颖
- 上一篇文章: 牛大脑GPS精准定位轻松拆除颅内炸
- 下一篇文章: 肝血管瘤你知道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