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之肺癌考点解析

  重点提示   1.肺癌大体分型:中央,周围   2.各类肺癌特点:小细胞癌,鳞癌,腺癌,肺泡癌   (转移;好发年龄/性别;预后;吸烟相关性;治疗)   3.临床特点:局部症状,外侵转移症状,副癌综合症   4.影像学:胸片/CT,纤支镜   5.治疗:手术及放化疗

  病理和分类----大体分型   腺癌   周围型         肺泡癌(腺癌亚型)   大细胞癌 不确定

  中心型肺癌   起源于主支气管、肺叶支气管,位置靠近肺门   

  周围型肺癌   起源于肺段支气管以下,位置在肺的周边部分   

  林中小溪      鳞癌及小细胞癌----中心型肺癌   

  周围型肺癌起源于肺段支气管以下,位置在肺的周边部分。   腺癌多见         州里有县

  小结:肺癌大体分型      腺癌周围型   肺泡癌(腺癌亚型)州中有县   大细胞癌不确定

  组织分型   (1)小细胞癌(未分化小细胞癌)   ①年龄较轻,多见男性。   ②大多数为中心型肺癌。又称为燕麦细胞癌。   ③小细胞癌细胞质内含有神经内分泌颗粒,恶性程度高,生长快,较早出现淋巴和血行广泛转移。   ④对放射和化学疗法虽较敏感,预后较差。   发病年龄:轻   转移特点:早(血行,淋巴)          恶

  小细胞肺癌特点   发病年龄:轻   大体分型:中心型肺癌   转移特点:早(血行,淋巴)          恶   一颗小青枣   

  男性,29岁。刺激性咳嗽1个月,头痛10天。胸片显示左肺门块状阴影;颅脑CT发现颅内占位性病变。考虑肺癌脑转移,肺内原发癌最可能的病理类型是   A.鳞癌   B.腺癌   C.小细胞癌   D.大细胞癌   E.细支气管肺泡癌

C

  评:提炼有效信息,不断缩小选择范围----病例题技巧

  (2)鳞状细胞癌(鳞癌)   ①肺癌中最为常见。年龄较大50岁以上,男性多见。   ②大多中心型肺癌。   ③生长速度缓慢,病程较长,对放射和化学疗法较敏感。   ④通常经淋巴转移,血行转移发生较晚   老;慢;常见   

  肺癌较常见的类型是   A.腺癌   B.未分化癌   C.肺泡细胞癌   D.鳞状细胞癌   E.小细胞肺癌

D

  下列哪项对肺鳞癌不正确   A.肺癌中最常见   B.常为中心型   C.生长迅速,病程短   D.对放疗,化疗较敏感   E.血行转移发生晚

C

  (3)腺癌   年龄较小,女性相对多见。   多为周围型肺癌   一般生长较慢,但有时在早期即发生血行转移,淋巴转移则较晚发生。   核心特点:   女性;血行转移早   记忆:   女性   乳腺血供丰富!   

  以下那种以血性转移为主,且转移较早:   A.鳞癌   B.腺癌   C.大细胞癌   D.小细胞癌   E.肺泡癌

B

  细支气管肺泡癌   女性较多见,常位于肺野周围部分。   生长较慢,癌细胞沿细支气管、肺泡管和肺泡壁生长,不侵犯肺泡间隔。淋巴和血行转移发生较晚   肺泡癌特点:泡吧泡到很晚

  (4)大细胞癌   甚为少见,约半数起源于大支气管。   细胞大,胞浆丰富,胞核形态多样,排列不规则。大细胞癌分化程度低,预后很差。   少数肺癌病例同时存在不同类型的癌组织,如腺癌内有鳞癌组织。鳞癌内有腺癌组织或鳞癌与小细胞癌并存,这一类肺癌称为混合型肺癌。

  小结mdash;中央与周围   中央   鳞癌;小细胞癌      周围   腺癌   

  小结:转移方式   转移早   腺癌(血快);   小细胞癌(淋巴和血都快)   转移晚   鳞癌;肺泡癌   

  肺癌的转移方式中,下列何者正确   A.鳞癌发生血行转移出现早   B.肺泡细胞癌,早期血行淋巴转移   C.腺癌早期发生淋巴转移,血行转移较晚   D.未分化癌早期出现血行,淋巴转移   E.淋巴转移只发生肺癌同侧

D

  小结:各型核心特点   鳞癌:最常见;中央;转移晚(淋巴转移为主);吸烟相关   腺癌:女性;周围;血行早;与吸烟无关      小细胞癌:年龄较轻;中央;转移早(淋巴,血运);   吸烟相关   肺泡癌:转移晚   

  临床表现   (一)局部与全身症状   1.咳嗽:常见,多为刺激性干咳。   2.血痰:常见的典型症状,多为血丝痰或痰中带血。   3.胸闷胸痛:肺癌侵犯胸壁时明显。   4.气促:肺泡癌最明显   5.声嘶:压迫喉返神经   6.发热:多为肺癌合并感染,特点是反复难治性。   7.全身症状:如食欲不振、体重下降、晚期出现的恶病质。   咳痰,咯血,胸痛,气短,声嘶,发热,体重下降      

     压迫喉返神经mdash;声嘶

  (二)外侵与转移症状   1.上腔静脉阻塞综合症:为肺癌直接侵犯或上纵隔淋巴结转移压迫上腔静脉所致。   

  2.贺纳综合症(Hornersyndrome):肺上沟癌,累及第7颈椎至第1胸椎外侧旁的交感神经所致。同侧上眼睑下垂、瞳孔缩小、眼球内陷、面部无汗等颈交感神经综合征。         赫然在目

  3.潘冠综合征(Pancost’ssyndrome):多见于肺上沟癌(Pancost’s瘤),是肿瘤侵犯破坏第1、2肋骨和臂丛神经,引起上肢疼痛。      

  小结:肺上沟癌   上肢疼痛(潘冠综合征)   眼睑下垂、瞳孔缩小、眼球内陷、面部无汗(贺纳综合症)      

  男性,61岁,右颈部疼痛3个月,逐渐加重,呈持续性,且向右臂放射,查体见眼球内陷,余无异常,X线胸片提示右肺尖胸膜增厚,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肺结核   B.胸膜增厚粘连   C.肺上沟癌   D.肺结节病   E.转移性肺肿瘤

C

  男性,49岁。刺激性咳嗽5个月,视物不清10天。胸片示左肺上叶尖段边缘直径8cm不规则块状阴影。此病变造成的颈交感神经综合征不包括   A.面部无汗   B.瞳孔缩小   C.眼球内陷   D.声音嘶哑   E.上眼睑下垂

D

  肿瘤所引起肺外表现mdash;mdash;副癌综合征   (1)肥大性肺骨关节病长骨远端受累,杵状指(趾)和肥大性骨关节病,鳞癌多见。骨痛。   (2)分泌促性腺激素男性乳房发育。   (3)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样物质库欣综合征。   (4)分泌抗利尿激素稀释性低钠血症。   (5)类癌综合征5-羟色胺增多,哮喘、阵发性心动过速、水泻、皮肤潮红等。   关键词:肿瘤细胞分泌

     类癌综合征5-羟色胺增多,哮喘、阵发性心动过速、水泻、皮肤潮红等。   记忆:我累了

     

  易混考点:   副癌综合征不是晚期表现   1.可出现在其他症状之前   2.切除病灶对症状有效

  肺癌肺外表现(副癌综合征)的叙述,下述哪项正确   A.出现副癌综合征提示肺癌晚期   B.可出现在呼吸道及X线表现之前   C.切除肺癌病灶后症状不能消失   D.出现副癌综合征为手术禁忌证   E.肺癌出现的杵状指(趾)具有无痛性特点

B

  辅助检查   (一)影像学检查   1.胸部X线检查:边缘不整,分叶   中央型:肺门或纵隔影增宽,或伴有肺不张。肺不张   周围型:表现为密度增高的类圆形阴影。毛刺不整齐;毛糙   2.胸部CT检查:   中央型:支气管腔内呈息肉样病灶或管腔狭窄,常伴有管外软组织肿块影,肿块可为球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清楚,支气管阻塞和肺不张。   周围型:表现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结节或肿块影,密度多为均匀或可有分叶或呈毛刺状。   3.胸部MRI检查。   4.PET和PET/CT检查。

     中心型肺癌mdash;肺不张      肺不张:气管   移向:(患侧)   

  小结:气管移位考点(压力推动/牵拉)   移向健侧mdash;mdash;气胸,胸腔积液   移向患侧mdash;mdash;肺不张,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

     周围型肺癌特征mdash;毛刺   

  下述哪项times;线征象是周围型肺癌的特征   A.肺段或肺叶的局限性肺气肿   B.圆形或类圆形肿块呈分叶状,有脐样切迹或有毛刺   C.阻塞性肺炎   D.出现囊状空洞或斑片状浸润   E.可有“S”形的肺不张和密度较高的片状阴影

B

  (二)内镜检查   1.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肺癌诊断中最重要的检查手段之一,总的确诊率可达80%-90%。对肺癌支气管侵犯的定位,为手术方案的设计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   2.纵隔镜检查   3.胸腔镜检查      纤支镜最重要

  男性,65岁。低热,咳嗽并痰中带血丝3个月。胸片显示左肺上叶不张,少量胸膜腔积液。为确诊,进一步检查应首选   A.胸部CT   B.剖胸探查   C.胸腔镜检查   D.支气管镜检查   E.经胸壁穿刺活组织检查

D

  (三)细胞学检查   1.痰细胞学检查   2.胸水癌细胞学检查   3.经皮穿刺细胞学检查   4.纤维支气管镜的咬检或刷检的涂片细胞学检查。

  (四)活体组织学检查   该方法可明确获得病理组织学的定性诊断:   1.转移淋巴结的活检。   2.B超或CT引导下的经皮肺穿刺针吸活检。   3.经纤支镜的活检。   4.皮下转移结节的活检。   5.胸膜活检。   6.开胸探查、术中冰冻切片活检等。

  (五)其他检查   1.B超检查:有助于远隔转移的了解肾上腺、肝、脾、腹腔淋巴结及锁上淋巴结等。   2.全身骨ECT检查:有骨痛的病人应做骨ECT检查。   3.头颅CT检查:疑有脑转移者应进行头颅CT检查。   4.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CT)。   (六)肿瘤标志物检查   1.CEA:30%~70%肺癌患者血清中有异常高水平的CEA。   2.NSE:是小细胞肺癌首选标志物。   3.CYFRA21-1:是非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标记物,对肺鳞癌诊断的敏感性可达60%。

  小结:倾向于肺癌诊断的提示词   症状:   吸烟;刺激性咳嗽;消瘦;咯血;肺炎控制不好   胸片:   边缘不规整;毛刺;分叶;肺不张

  男性,40岁。20年前患过肺结核外,平素健康,近3个月来有刺激性咳嗽,痰中偶有血丝,有时发热。X线示:右肺上叶前段有2cmtimes;2.5cm的块状阴影,边缘不整呈分叶状,痰查脱落细胞3次均阴性,诊断首先考虑   A.肺结核   B.肺脓肿   C.月市囊肿   D.肺癌   E.肺良性肿瘤

D

  男性,30岁。低热,咳嗽并痰中偶带血丝20天,胸片显示右肺上叶不张。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肺癌   B.肺脓肿   C.肺结核球   D.支气管肺炎   E.纵隔淋巴肉瘤

A

  诊断   1.早期诊断关键在于提高警惕、加强宣教、普及防癌知识。   2.年龄>40岁男性、吸烟者出现下列情况应疑及肺癌:①刺激性咳嗽②持续或间断痰中带血③反复同一部位肺炎④单侧局限性哮鸣音,不因咳嗽改变;⑤X线胸片示局限性肺气肿、肺不张、孤立性圆形病灶或单侧肺门增大;⑥血性胸腔积液,增长迅速,无毒性症状;⑦原因不明的四肢关节疼痛、杵状指;⑧胸片+纤支镜

  早期中央型肺癌诊断率最高的检查方法是   A.胸腔积液检查   B.转移灶活组织检查   C.纵隔镜检查   D.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E.经胸壁穿刺活组织检查

D

  鉴别诊断   1.结核性病变   包括①肺结核瘤;②肺门淋巴结结核;③急性粟粒性肺结核。   是最容易与肺癌相混淆的病变。多见于青年,一般病程较长,发展缓慢。   痰找结核菌   2.支气管肺炎   发病较急,感染症状比较明显。X线检查显示为边界模糊的片状或斑点状阴影,密度不均匀,且不局限于一个肺段或肺叶。经抗菌药物治疗后,症状迅速消失,肺部病变吸收也较快。   3.支气管扩张   胸片,CT可见卷发征轨道征等支气管扩张表现。   

  治疗原则   1.手术治疗   肺癌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早期肺癌的首选)   非小细胞肺癌病灶较小,局限在支气管和肺内,尚未发现远处转移,病人的全身情况较好,心肺功能可以耐受者,均应采用手术治疗。   小细胞肺癌常在较早阶段就已发生远处转移,手术很难治愈。以化疗和放疗为主。

  早期肺癌,首选的治疗方法,是   A.药物治疗   B.放射疗法   C.放疗加化疗   D.手术切除病肺   E.免疫疗法

D

  2.放射治疗   小细胞癌对放射疗法敏感性较高,鳞癌次之,腺癌和细支气管肺泡癌最低。   3.化学治疗   有些分化程度低的肺癌,特别是小细胞癌,疗效较好。   小细胞癌:放化疗

  对放疗最敏感的肺癌,是   A.小细胞未分化癌   B.鳞癌   C.腺癌   D.肺泡细胞癌   E.以上均不敏感

A

更多培训课程参见:一次通过临床执业医师的秘密武器!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vqm.com/ysty/12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