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赔50万的重疾险,凭啥隔壁老王每年保费
儿童医院白癜风外用药 https://m-mip.39.net/nk/mip_4349562.html首发于公账号:踏险登峰最近在知乎看到有人问:保额一样的重疾险,为什么有的卖那么贵,有的卖那么便宜。以被保险人30岁男性50万保额为例,便宜的重疾险才卖5K贵的要卖1W5,价格整整差了3倍~是买1W5的人交了智商税?还是5K的便宜没好货?要讲清这个问题,我们先得了解一下,一份重疾险,我们交的保费到底是怎样构成的,影响保费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图中红字部分就是影响一款重疾险最主要的7项因素:
01①保障期限:
保终身的要比保定期的贵。这个很好理解,定期的比如保30年、保到70岁等,到期后保障就结束了;而保终身就是要保到死,那自然保费要贵一些了。那是否有必要选择保终身的产品呢?个人建议:对于儿童重疾险来说,可以不必保终身。毕竟未来80年90年保险产品一定会有更新换代,也许会有更好的产品出现,可以选择先保30年,等成年之后可以再调整、加保。而对于成年人来说,预算不是特别紧张的话都建议选择保终身。毕竟现在人类寿命在延长,70岁之后也许身体还硬朗着呢,但剩下的10年20年正是各种疾病的高发期,而到时候再想要补可就没有了。(考虑风险因素,大部分重疾险购买年龄都要求在60岁以下)02②赔付次数:
重症多次赔付的比单次赔付的贵,赔付次数越多越贵。那是否有必要选择重症多次赔付的产品呢?现在随着医疗技术越来越发达,人首次患重大疾病后的治愈率会越来越高,这就增加了二次患病的可能。(因为得第一次治好了活下来了,才有可能第二次嘛)比如说甲状腺癌这种,切除甲状腺后,除了需要定时吃补充激素的药物以外,就和没事人一样。所以个人建议:预算充足自然是选赔付次数越多越好,预算紧张的话至少可以选择癌症单独有二次赔付责任的,毕竟癌症虽然不再是绝症,但是复发率还是很高的。03③疾病分组:
不分组的比分组的贵,多分组比少分组贵,不分组>多分组>少分组。这里说的分组主要指的是重症分组,现在绝大部分的重疾险轻症和中症都不会设分组。在将分组之前先插嘴讲一句:我们看到有的重疾险是保种疾病,有的是保种,有的只保80种,是不是保的疾病越多越好呢?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的。和你说“我们保种,他们才保80种,所以我们的产品好”的那些人,要小心~通常重疾险中的“重疾”由3部分组成:前25种疾病是银保监会统一定义描述的,没有这25种都不能算得上是重疾险,并且这25种疾病已经占到了所有理赔案例中的95%了。25种以外的都是保险公司自己增加的疾病,银保监会不做统一规定,定义描述可以五花八门。所以多出的那些疾病不论是80种,还是种,其实都是在那5%的范围里面,数量的多少,并不是评价一款产品好坏的重要标准。那什么叫“疾病的定义”呢?举个例子,银保监会对“脑中风后遗症”的定义描述是:任何保险的条款上对“脑中风后遗症”的描述必须一字不差。不能有的公司说我们规定确诊天后才算,或是要求遗留2种以上后遗症才算,都不合规的。真正对保费影响较大的是这25种疾病的分组。一次赔付的产品不存在分组,因为赔了一次钱就终止合同了。而多次赔付的产品进行分组是为了降低二次赔付的概率。比如不分组的产品赔过了一次之后,那么同一种疾病就不会再次赔付了,那么赔过一次之后我们的保障范围就变成24种疾病了;而分组的产品在赔过一次之后,同一组的疾病都不会再次赔付了。分两组的产品赔过一次之后25种疾病可能去掉了12种,剩下就只有13种疾病的保障范围;而分6组的产品赔过一次之后25种疾病可能只去掉了4种,还剩21种疾病的保障范围。所以简单来说就是:出过一次险之后剩下的保障范围越大产品就会越贵。那有没有必要买不分组多次的重疾险呢?个人建议:还是那句话预算充足、不差钱,就挑不分组的,毕竟省心。预算紧张的话就得花点心思研究一下分组是否合理了,尽量挑分组比较均匀、合理的。04④附加服务
常见的有:少儿或男性、女性特定疾病额外赔付;心梗、脑中风二次赔付;年龄低于45岁之前发生重疾额外赔付保额;重疾理赔后补贴额外的医疗费用等等。总之主要是保险公司为了能够吸引特定的客户而增加出的一下卖点。当然,额外的责任自然也意味着会增加一些额外的保费。个人建议:预算紧张的话,不用特别纠结附加的服务,主险责任已经覆盖大多数情况了;预算充足就多多益善。05⑤缴费期限
主要有趸交、5年交、10年交、20年交,部分产品可以选择30年交。价格上肯定是缴费时间拉得越长,每年交的保费就越是便宜了,但是相应的,整个周期下来需要支出的总保费会越多一些。(类似于按揭贷款)个人建议:自然是缴费期限拉得越长越好,即使当下现金流不那么紧张也没必要短期缴清。除了是考虑到通货膨胀率的因素,拉长缴费周期的好处还有一点是——有可能可以豁免保费。保费豁免指的是:缴费期间如果被保险人罹患了条款中列明的重疾(部分产品轻症也可以豁免保费)就可以免交剩余的保费,而保险责任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如果附加了投保人豁免险的话,夫妻双方互相投保,只要一个发生重疾,两个人剩余的保费就全都免了,缴费期限越长自然被豁免保费的概率越大,所以何乐而不为呢。06⑥是否带身故责任
主要分三种情况:不含身故责任、身故赔已交保费、身故赔保额。价格上不含身故责任的最便宜,赔保费的稍贵,赔保额的最贵,并且对保费的影响还蛮大的。因为羊毛出在羊身上,从第一张图中可以看出,对于“储蓄型重疾险”来说保险公司收取的保险费,除了“风险保费”以外,还有一部分是作为“储蓄保费”拿去投资了。身故或到期返还的就是“储蓄保费”增值出来的钱。相当于是一半买了重疾责任,一半买了寿险责任。而“消费型重疾险”由于不带身故责任,如果一辈子都没有出险的话所交的保费是不会返还的,等于是消费掉了。个人建议:如果预算有限或是已经买了寿险或是打算再配置寿险的话,不一定非要买返还型重疾险。消费型重疾险虽然有“拿不回钱”的可能,但是保险的本质本来就是——损失一定平时不用的钱,换取万一发生风险时候的救命钱。“拿不回钱”就说明一辈子都没有发生大病,也不算太亏~毕竟消费型重疾险比返还型重疾险要便宜不少的。07⑦运营费用和利润
如果说上面的6点因素对于我们买保险的消费者来说贵都有贵的道理。那么这最后1项,对于大多数买保险的消费者来说,可就享受不到昂贵的价格带来的实际好处的了。尤其是很多老牌的主营线下的保险公司,动不动就是多万的代理人、多亿的广告花费,这些人力和宣传的成本,每一分钱都会平摊到公司的每一份保单中去的。这也是为何普遍的主营线上的保险公司,差不多的保险产品,定价要比主营线下的保险公司便宜不少的原因之一。毕竟少了很多场地、人力和广告的成本。个人建议:买保险重点还是要看条款、看责任。公司广告做得响不响,和产品好坏无关。如果保障差不多的前提下价格差距很大,那还是便宜的香~毕竟重疾险不像医疗险,理赔的频率会比较高,会比较频繁的享受到保险公司的“优质服务”,重疾险一生中理赔也就那么几次,服务再差能差到哪里去?只要合同中涵盖的责任,不管是哪家公司都会赔。08总结一下,如果预算有限的前提下:
1、最优先的是要保证保额。毕竟保额代表了赔多少钱,这才是核心。2、然后确认保障期限。除非预算实在拮据否则尽量选终身的。3、再确定是要重疾多次赔付还是单次赔付。预算不足的话单次赔付也是不错的选择。4、之后看看疾病条款有没有坑。看看重症分组是否合理,常见的25种重疾是怎么分组的;还有看看轻症中症条款是否包含了8大高发轻症(①极早期恶性肿瘤或恶性病变、②轻度脑中风、③不典型的急性心肌梗塞、④较小面积Ⅲ度烧伤(10%)、⑤视力严重受损、⑥冠状动脉介入手术、⑦主动脉内手术、⑧脑垂体瘤、脑囊肿、脑动脉瘤及脑血管瘤)5、最后再考虑附加服务、身故责任、投保人豁免这些问题。因为懂你,所以专业,做一个有温度的保险经纪人。因为诚实,所以可靠,做一个卖保险的匹诺曹~- 上一篇文章: 酒窝胎记脂肪瘤这些良性肿瘤也要当心,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