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14thAACNS及13thAO

参加14thAACNS及13thAOSBS大会的一点体会

薛湛

年4月15日至18日,我参加了在韩国济州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的第14届亚澳地区神经外科大会(AACNS)暨第13届亚太颅底外科大会(AOSBS),会议期间还同时举办了第33届韩国神经外科协会(KNS)全体年会,同时还举行了韩国颅底外科协会(KSBS)的继续教育项目。

由于此次会议的举办地位于韩国济州岛,距离中国较近,对于中国公民属于免签证地区,参会成本低,手续简便,并且可以在短时间内集中参加多个国际会议,因此大家的参会积极性较高。医院神经外科共有6名年轻医生参会,其中3人进行了口头发言(OralPresentation),2人发表电子壁报展览(E-PosterExhibition)。此次会议共吸引超过人到会,共安排发言人次,同时,为鼓励发展中国家的年轻医生参会,组委会从投稿的年轻医师中,选取70人,每人资助美元,以抵消部分差旅费用。我科此次共有4人获此资助。

4月15日主要是KNS及KSBS的会议,在上午的全体会议中,由我代表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张俊廷教授作了题为《岩斜脑膜瘤手术治疗的历史与发展》的演讲,在20分钟的发言时间里,简要回顾了岩斜脑膜瘤治疗理念的变迁,尤其是我科在岩斜脑膜瘤手术治疗入路的演变,对例患者进行分析与回顾,提出了岩斜脑膜瘤的分型及适用入路,并对全切率、复发率、主要并发症及手术要点等进行了系统阐述。4月16日,AACNS会议正式开幕,由大会主席Kyu-SungLEE教授介绍会议基本情况,并特邀Couldwell教授、Lindquist教授、Kayama教授、Bertalanffy教授分别就脑膜瘤的预后、伽马刀、颅底脑膜瘤的治疗策略、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等方面,进行深入阐述。在其后的两天会议期间,每天上午均安排全体发言(PlenaryLecture),邀请了Kawase教授、Seifert教授、杜永光教授等人介绍各自研究成果。在全体发言之外的会议时间里,大会同时设10个分会场,按照神经外科的各个领域分别安排口头发言(OralPresentation),薛湛、李达、刘兴矩三位医生分别就血管母细胞瘤、复发脑膜瘤和烟雾病进行介绍。

此次会议的口号是“通过教育实现神经外科的发展(EvolutionofNeurosurgerythroughEducation)”,因此,此次大会在内容安排上,除通常的大会发言外,特别安排了多个讨论会、学习班、3D手术演示,使得广大年轻医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强化对神经外科疾病诊疗和手术操作的认识,获益颇多。

此次会议,对于年轻医生的学习和沟通交流是一个很好的提高机会,既介绍了自己和科室的临床及科研成功,扩大了影响力和知名度,同时在与国外同行的交流中,开阔了眼界,对沟通表达能力的提高也是一次很好的锻炼。

参加AACNS大会的部分中国医生,左至右:郝淑煜、任晓辉、薛湛、鲍圣德(医院)、李达、伊志强(医院)、郭玉兴(医院)

薛湛医生发言:《岩斜脑膜瘤手术治疗的历史与发展》

Bertalanffy教授发言:《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

李达医生发言:《复发岩斜脑膜瘤的临床特征、治疗与预后》

厂商与电子壁报展区









































白癜风的防治
治疗白癜风的偏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vqm.com/ysty/2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