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国经济向何处去

2014中国经济向何处去

如何看待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走向,最使人担心的和最使人期待的分别是什么?十八届三中全会释放的政策红利在未来会如何落实?互联金融到底意味着什么?在刚刚结束的2013第一财经金融峰会上,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殷剑峰、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广东金融学院院长陆磊、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5位金融界精英,对中国经济、互联金融等问题,做出了精彩的探讨。该场圆桌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主持。明年GDP增速7.5上下钟伟:如何看待2014年的经济走向?我设了四个简单指标,GDP、CPI、信贷增速、财政预算赤字。殷剑峰:GDP应当在7.5以上。CPI也应当在3.5以上。信贷增速会进一步上升,而信贷总量增速会下来。财政赤字很难说,有很大不确定性。丁志杰:经济增长在7.5左右都可以接受。CPI应当在3左右,正负0.5个百分点。信贷总量指标是我最反对的,应当取消,这背离了我们对未来所谓的让市场发挥作用,就是利率起决定性作用的主旨,可以用社会融资范围作为宏观调控重要的监测指标;赤字可能会由于地方政府债务的问题弹性很大。陆磊:关于经济增长,我预测2014年GDP增长率8.0,正负0.1个百分点,相对乐观。CPI一季度和2季度会到达3.5,3季度和4季度会低于3.5,全年平均低于3.5。由于1、2季度CPI极可能会到达3.5这样的水平,所以紧缩性的或相对紧缩的货币格局是可以看得到的,因此全年的信贷增幅不太会到达或超过9.8万亿。财政赤字问题非常难回答,如果是广义的再加上或有的负债将远远超过GDP2.5的水平。朱海斌:GDP预测明年7.4~7.5。CPI上半年某个时点可能会超过3.5,全年看3.4,下半年会回来一些。如果看银行信贷大概在9.8万亿到10万亿之间,如果看社会融资范围总额的话,估计明年会比今年数额要高,但是增长率会下来。最后财政赤字大概占GDP的1.5。邵宇:明年经济增长8应当没有问题,通胀略高,在3.5~4之间。社会融资总量必须保持一定的增速,比如19到20,否则的话杠杆会崩掉。赤字问题,即便按欧洲的标准来说,占GDP的3还有空间,我们觉得应当要高于2.1。可能的好消息与坏消息钟伟:对2014年外部和内部经济,大家觉得最好的一个消息可能是什么?最坏的又是什么?殷剑峰:外部经济没有最好的,不管美国和欧洲是复苏还是不复苏,对我国都有好坏影响。最坏的是量化宽松退出。至于内部最好的结果,就是三中全会很多改革措施在明年能够有一个大的推动,对实体经济是一个很重要的刺激。如果说坏消息,我觉得可能就是房地产市场。钟伟:为什么2014年坏消息是房地产市场,您对房地产市场有怎样的担心?殷剑峰:房地产市场跟几年前不一样了,是结构性的,一线城市还在造,但是三线、4线,乃至二线城市都在出问题。而现在的调控,比如房贷基本上已停了,固然可以压泡沫。但在全国房地产已出现结构性分化的情况下,很多地方房产价格已在大幅度下跌,如果这类紧缩政策继续保持,那么就不是简单压泡沫的问题了。现在房地产交易有很多刚性需求,会对明年房地产市场乃至GDP到达7.5以上这个目标产生很大的影响。陆磊:关于房地产市场,我一直认为领先指标并不是它的价格有多高,乃至房价收入比有多高,这些恍如都经不起检验。事实上房地产领先指标恰恰是殷博士说到的,如果美国退出量化宽松,由此导致人民币汇率相对美元汇率--我是指名义汇率--假定出现逆转,极可能会推波助澜地导致资本账户项目下的资本活动,这类活动对新兴市场是灾难性的,极可能引发资产价格的变化。不是我们去刺破什么泡沫,我还没有查到过通过什么方式能主动去刺破,包括日本央行原行长"平成鬼才"三重野康在1991年所做的,人们都认为他是提高了再贴现率,以至于资产价格泡沫破裂,但我坚定认为是经过1984年以后到1990年之前,日元从升值变贬值,推动资本外逃所导致的。钟伟:陆博士对明年经济最担心和最期待的是什么?陆磊:金融层面最期待的是存款保险公司,由于只有存款保险公司,我们才敢推存款利率市场化,然后由此才可以看到脱媒和创新进一步出现,才敢搞资本项下的可兑换,否则自贸区将是空的,会成为套利工具。最担心的还是改革者的勇气不够完全,最后还是在原有方式和新方式之间徘徊,又浪费了一年。丁志杰:从国际层面来看,刚才大家讲到美国退出量化宽松的影响。在全球化这个发展大背景下,区域化、集团化的新趋势出现,特别是最典型的全球双边投资,会使得中国由过去的国际储蓄大国变成国际投资大国,进而对世界格局产生重要影响。从国内来看,应当看到上海自贸区,特别是自贸区三十条意见出来以后,使得金融改革在明年会以我们想象不到的速度往前走,不管你愿不愿意,这是希望。朱海斌:明年整体来说对发达国家是相对比较乐观。有可能最大的一个正面消息,是欧元区的复苏会强于预期。最大的担心,同意刚才诸位的观点,美国QE退出,从目前来看,QE退出时间可能比预期要提早。这对新兴市场会造成大量资本流出,3季度已看到预演,部分新兴国家遭到冲击会非常大,会带动全部资产价格的调解和实体经济复苏的放缓。国内,明年最希望看到的在简政放权和开放民间投资方面能够迈出正确步伐,包括"非公36条",明年是不是是真正有突破。这个是衡量三中全会报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试金石。比较担心的是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出现紧张的问题。在流动性管理上,银行正试图在一个更加市场化的机制上去操作,渐渐地下落杠杆上升的速度。在这个进程中,央行和市场都在学习,所以中间有可能出现某些偏差,造成并不是央行希望看到的流动性紧张,造成实体经济里借款利率本钱上升,这会影响明年经济复苏。邵宇:海外方面,在中国周边地缘国家对新版马歇尔计划的接受程度可能会超预期地好,包括高铁的生意。坏的,我比较担心日本,污染、环境安全还有高度不确定性,可能是个很大的"黑天鹅"。国内方面,对结构性的问题担心过度。由于周期非常长,已延续了将近48个月。而我们可能低估了周期性向上恢复的气力,经济体有可能回到8的增长速度。如果3件事情碰头,中国的经济就会硬着陆:第一是汇率的大幅度贬值,第二是房地产泡沫崩溃,第三是地方融资平台的风险。这个进程中,央行的态度,和公道的社会融资总量调控至关重要。希望不要绷得太紧,留一点弹性。互联金融到底是什么?钟伟:对互联金融,五位有什么评价?邵宇:很简单,颠覆性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可能就变成马云说的"你可能看不懂,最后被他玩死"。朱海斌:我觉得互联金融会有大发展,但我不像邵博士那么乐观,互联金融的优势总结3条:1是技术优势,就是本钱下落;第二就是大数据,金融服务信息不对称性上会有大的理念突破;第三是经营理念的突破,更多的是强调面向用户的体验方式。但是互联金融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大数据技术现在并没有成熟,现在市场更多是空想式的,落到实地还需要时间和进程。互联金融,一定要有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内核。另外,现在比较多的是互联企业做金融,未来可能看到更多的是金融企业利用互联技术。陆磊:我的观点有3:第一,互联金融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后台,它将是崩昆明医治白癜风专科医院哪家好溃性的,意思是说不能光看云数据或大数据时期,仍然要以历史来评估未来的传统金融方式,包括P2P等产品。所以从这个角度动身,我还没有看到互联金融可以对传统金融的后台,也就是风控、产品研发构成实际替换,因此极可能会泡沫化。第二,现在的"一行3会"的监管模式是否是适应,无论是现在金融企业弄互联产品,还是互联企业弄金融产品,恐怕都有问题,由于将进入到账户监管时期,不管你怎样在互联上赚资金,但最后仍然会落实到账户中,监管主体是谁?第三,我们用什么样的货币政策应对未来的货币发行?大家也知道比特币的事,也知道互联企业在支付清算层面上的操作。虽然我们弄利率市场化,账户将是永恒不变的命题。丁志杰:首先,互联金融并没有在全球构成冲击,冲击仅在中国。不是由于马云利害,而是中国特有的制度造成的,也就说现在的互联的金融,但是未来我们更多看到金融的互联化。其次,这个问题要放到全部金融脱媒的层面来看,从差异来看。美国上世纪7八十年代也有两次脱媒,第一次脱媒来自货币市场资金;第二次是连锁店、大型超市,所谓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冲击。中国应当也有两次,影子银行、信托产品渠道,这是银行体外循环的解决,而不是资本市场循环。第二次的大型超市和连锁店,这些非银行没有构成冲击,但在互联中构成冲击。我个人认为中石油的加油站对金融体系的冲击都比互联要大,它现在是既有体系的受益者,它没有对金融发动冲击。为什么互联在中国做得这么好,可以看看银行。由于存款准备金率等存在,银行存款综合本钱超过4.5,这么低收益的资产,对商业银行而言一定要通过抬高利率和利差来实现利润。马云没有这个负担,所以短时间情况下,这是中国金融改革的逻辑和顺序问题。在中国单独推动利率市场化,会看到利率和利差会越来越高,所以必须要进行对外开放模式的转型。我们现在对国外是有补贴的,我们的资金输出是补贴的,要在国内补回来。殷剑峰:互联金融现在讨论很热,但据我视察,在国外,比如美国,10多年前也是很热的话题,但后来就没人讨论了,没人把这当一回事了。缘由何在?首先提三个问题,脸上长白癜风互联金融是不是是提供了新的金融功能?我们知道金融业不管什么业态、什么产品、什么机构,不过是要提供信息和资金的媒介,提供风险管理等这些金融功能。互联金融是不是是有了一种新的金融功能呢?明显不是。第二个问题,互联金融是不是是只是一种技术呢?如果是一种技术,事实上传统的金融业都在使用互联,包括我们所谓的传统银行业,美国的互联是全球最发达的,也是最早起来的,美国金融业使用互联技术已非常成熟了,但并没有互联金融这个概念。第三,既然不是一个功能,也不是一个技术,是什么呢?在我看来就是一些互联企业想做金融业务,仅此而已,不过是金融业放开准入限制,让民营企业进入。寄语未来钟伟:五位有没有特别想善意提示诸位机构投资在2014年必须注意的?殷剑峰:如果三中全会改革的号角真吹响的话,我建议买股票。丁志杰:中国进入一个什么都要靠技术生存和发展的时期,谁能拿到存款谁就能挣钱。陆磊:我相对谨慎。任何结构性的调解和见效都是中期的事情,虽然有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东风,但2014年我们还将面临流动性风险或是流动性紧张,由于金融资产结构调整也是一个中期的事情。朱海斌:2014年建议做多欧美股票,汇率上做多人民币和美元,A股没有意见。邵宇:接下来的十年对每个中国人都是关键十年,干得好就是欧美,干得差就是拉美。由于现在从6500美金向13000美金所谓的高收入开始冲击了,大部分国家会掉下去。我的建议是千万不要犯系统性的或颠覆性的毛病。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vqm.com/ysty/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