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国经济向何处去
2014中国经济向何处去
如何看待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走向,最使人担心的和最使人期待的分别是什么?十八届三中全会释放的政策红利在未来会如何落实?互联金融到底意味着什么?在刚刚结束的2013第一财经金融峰会上,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殷剑峰、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广东金融学院院长陆磊、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5位金融界精英,对中国经济、互联金融等问题,做出了精彩的探讨。该场圆桌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主持。明年GDP增速7.5上下钟伟:如何看待2014年的经济走向?我设了四个简单指标,GDP、CPI、信贷增速、财政预算赤字。殷剑峰:GDP应当在7.5以上。CPI也应当在3.5以上。信贷增速会进一步上升,而信贷总量增速会下来。财政赤字很难说,有很大不确定性。丁志杰:经济增长在7.5左右都可以接受。CPI应当在3左右,正负0.5个百分点。信贷总量指标是我最反对的,应当取消,这背离了我们对未来所谓的让市场发挥作用,就是利率起决定性作用的主旨,可以用社会融资范围作为宏观调控重要的监测指标;赤字可能会由于地方政府债务的问题弹性很大。陆磊:关于经济增长,我预测2014年GDP增长率8.0,正负0.1个百分点,相对乐观。CPI一季度和2季度会到达3.5,3季度和4季度会低于3.5,全年平均低于3.5。由于1、2季度CPI极可能会到达3.5这样的水平,所以紧缩性的或相对紧缩的货币格局是可以看得到的,因此全年的信贷增幅不太会到达或超过9.8万亿。财政赤字问题非常难回答,如果是广义的再加上或有的负债将远远超过GDP2.5的水平。朱海斌:GDP预测明年7.4~7.5。CPI上半年某个时点可能会超过3.5,全年看3.4,下半年会回来一些。如果看银行信贷大概在9.8万亿到10万亿之间,如果看社会融资范围总额的话,估计明年会比今年数额要高,但是增长率会下来。最后财政赤字大概占GDP的1.5。邵宇:明年经济增长8应当没有问题,通胀略高,在3.5~4之间。社会融资总量必须保持一定的增速,比如19到20,否则的话杠杆会崩掉。赤字问题,即便按欧洲的标准来说,占GDP的3还有空间,我们觉得应当要高于2.1。可能的好消息与坏消息钟伟:对2014年外部和内部经济,大家觉得最好的一个消息可能是什么?最坏的又是什么?殷剑峰:外部经济没有最好的,不管美国和欧洲是复苏还是不复苏,对我国都有好坏影响。最坏的是量化宽松退出。至于内部最好的结果,就是三中全会很多改革措施在明年能够有一个大的推动,对实体经济是一个很重要的刺激。如果说坏消息,我觉得可能就是房地产市场。钟伟:为什么2014年坏消息是房地产市场,您对房地产市场有怎样的担心?殷剑峰:房地产市场跟几年前不一样了,是结构性的,一线城市还在造,但是三线、4线,乃至二线城市都在出问题。而现在的调控,比如房贷基本上已停了,固然可以压泡沫。但在全国房地产已出现结构性分化的情况下,很多地方房产价格已在大幅度下跌,如果这类紧缩政策继续保持,那么就不是简单压泡沫的问题了。现在房地产交易有很多刚性需求,会对明年房地产市场乃至GDP到达7.5以上这个目标产生很大的影响。陆磊:关于房地产市场,我一直认为领先指标并不是它的价格有多高,乃至房价收入比有多高,这些恍如都经不起检验。事实上房地产领先指标恰恰是殷博士说到的,如果美国退出量化宽松,由此导致人民币汇率相对美元汇率--我是指名义汇率--假定出现逆转,极可能会推波助澜地导致资本账户项目下的资本活动,这类活动对新兴市场是灾难性的,极可能引发资产价格的变化。不是我们去刺破什么泡沫,我还没有查到过通过什么方式能主动去刺破,包括日本央行原行长"平成鬼才"三重野康在1991年所做的,人们都认为他是提高了再贴现率,以至于资产价格泡沫破裂,但我坚定认为是经过1984年以后到1990年之前,日元从升值变贬值,推动资本外逃所导致的。钟伟:陆博士对明年经济最担心和最期待的是什么?陆磊:金融层面最期待的是存款保险公司,由于只有存款保险公司,我们才敢推存款利率市场化,然后由此才可以看到脱媒和创新进一步出现,才敢搞资本项下的可兑换,否则自贸区将是空的,会成为套利工具。最担心的还是改革者的勇气不够完全,最后还是在原有方式和新方式之间徘徊,又浪费了一年。丁志杰:从国际层面来看,刚才大家讲到美国退出量化宽松的影响。在全球化这个发展大背景下,区域化、集团化的新趋势出现,特别是最典型的全球双边投资,会使得中国由过去的国际储蓄大国变成国际投资大国,进而对世界格局产生重要影响。从国内来看,应当看到上海自贸区,特别是自贸区三十条意见出来以后,使得金融改革在明年会以我们想象不到的速度往前走,不管你愿不愿意,这是希望。朱海斌:明年整体来说对发达国家是相对比较乐观。有可能最大的一个正面消息,是欧元区的复苏会强于预期。最大的担心,同意刚才诸位的观点,美国QE退出,从目前来看,QE退出时间可能比预期要提早。这对新兴市场会造成大量资本流出,3季度已看到预演,部分新兴国家遭到冲击会非常大,会带动全部资产价格的调解和实体经济复苏的放缓。国内,明年最希望看到的在简政放权和开放民间投资方面能够迈出正确步伐,包括"非公36条",明年是不是是真正有突破。这个是衡量三中全会报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试金石。比较担心的是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出现紧张的问题。在流动性管理上,银行正试图在一个更加市场化的机制上去操作,渐渐地下落杠杆上升的速度。在这个进程中,央行和市场都在学习,所以中间有可能出现某些偏差,造成并不是央行希望看到的流动性紧张,造成实体经济里借款利率本钱上升,这会影响明年经济复苏。邵宇:海外方面,在中国周边地缘国家对新版马歇尔计划的接受程度可能会超预期地好,包括高铁的生意。坏的,我比较担心日本,污染、环境安全还有高度不确定性,可能是个很大的"黑天鹅"。国内方面,对结构性的问题担心过度。由于周期非常长,已延续了将近48个月。而我们可能低估了周期性向上恢复的气力,经济体有可能回到8的增长速度。如果3件事情碰头,中国的经济就会硬着陆:第一是汇率的大幅度贬值,第二是房地产泡沫崩溃,第三是地方融资平台的风险。这个进程中,央行的态度,和公道的社会融资总量调控至关重要。希望不要绷得太紧,留一点弹性。互联金融到底是什么?钟伟:对互联金融,五位有什么评价?邵宇:很简单,颠覆性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可能就变成马云说的"你可能看不懂,最后被他玩死"。朱海斌:我觉得互联金融会有大发展,但我不像邵博士那么乐观,互联金融的优势总结3条:1是技术优势,就是本钱下落;第二就是大数据,金融服务信息不对称性上会有大的理念突破;第三是经营理念的突破,更多的是强调面向用户的体验方式。但是互联金融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大数据技术现在并没有成熟,现在市场更多是空想式的,落到实地还需要时间和进程。互联金融,一定要有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内核。另外,现在比较多的是互联企业做金融,未来可能看到更多的是金融企业利用互联技术。陆磊:我的观点有3:第一,互联金融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后台,它将是崩
- 上一篇文章: 手游发展趋势用微社区解决用户获得与保存难
- 下一篇文章: ABS时期离我们还有多远